公告

您所在的位置: 楚都宜城網 > 新聞 > 宜城新聞

【宜城融評】向下扎根 勾勒科普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新藍圖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9-22 來源:楚都宜城網
   分享到:
評論員 李鋒 楚亮
今年全國科普日以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、助力科技自立自強”為主題?茖W的生命力在于科普,科學的精神離不開科普。相對往年,百度百科聯合科普中國共同發(fā)布《全國科普日知識大數據報告》令人耳目一新,全面、系統、客觀的向世人呈現了科學熱詞、熱門視頻、最前沿科研成果、實時熱點。放眼未來,惟有向下扎根,才能勾勒科普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新藍圖。
架起知識走向大眾的橋梁。隨著新媒體的崛起,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更加便捷,有網絡的地方就有資訊,有wifi的地方就有信息。科普視頻讓深奧晦澀的科學理論走向大眾,遠如21世紀大講堂,前沿的科學知識通過具體演示模型展現給觀眾,近如科普主播們的定期推送,量子糾纏、室溫超導、MBTI、內卷及天文、生物、化學等領域最新知識。曾幾何時,面對磁鐵、望遠鏡、星象儀等新事物,《百年孤獨》中布恩迪亞熱情擁抱,無奈落后與蒙昧的時代局限著他。今天,科普深入百姓家,我們破解了科學推廣遲緩的歷史困境。
斬斷謠言病毒蔓延擴散的根脈。事實勝于雄辯,典型案例最能說明科普向下扎根的成效。圍繞轉基因是否健康,方舟子與崔永元各執(zhí)一詞,唇槍舌戰(zhàn),輿論經久不衰,最終彼此也沒有拿出能絕對說服對方的實質性證據。相反,核污水與核廢水之爭,答案不言而喻。權威科普是斬斷謠言病毒蔓延擴散的利器,當出現突發(fā)熱點,公眾最需要第一時間的權威科普。在各種突發(fā)事件的第一時間,科普中國等各大平臺及時向大家闡釋新知,讓大眾更科學地看待熱點事件,免受謠言困擾。
鋪就公眾平等認識世界的坦途。最好的東西其實都是免費的,陽光、空氣、無私的愛,越是彌足珍貴,越是免費的?破找蝗珀柟獗闉⑺姆,帶給每一位受眾科學的溫暖、關懷。不論是熱門還是冷門小眾知識,不論日常生活科普還是前沿科研成果,不論文字還是圖文視頻,不論天文地理還是古老生物,科普網絡可謂應有盡有,讓知識獲取更簡單便捷。佛教音樂中國化過程中,有曹植“合漢曲制梵唄之始”的佳話,同樣明代道經扉畫也逐漸被后世圖書所借鑒繼承。窺斑知豹,科學知識的普及離不開時代進步,也離不開科普的持續(xù)努力。
向下扎根,勾勒科普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新藍圖,各地在行動。如“華夏第一城池”持續(xù)開展“襄約學科學”活動,精心打造襄陽市科普教育基地,舉辦襄陽科學講堂,匯聚科普資源。直面社會需要,爭取群眾喜歡,推進科技資源科普化,將科學精神融入城市底蘊,激發(fā)科技創(chuàng)新自信,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為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科普力量。

關于我們 | 版權聲明

地址:宜城市融媒體中心(宜城大道39號) 郵編:441400

聯系電話:0710-4221100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

工信部備案編號:鄂ICP備20009678號-1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登記備案號:鄂新網備0304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42120200033
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17420044

清廉宜城